推荐两部中国古代科技名著

作者:姜胜辉 更新时间:2021-1-5 16:54:00 来源: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 【字号: 】 浏览
 
     这两部著作,都产生于明代末年的17世纪,一个堪称技术百科全书,一个堪称地学百科全书,体现了中华民族古代科技的伟大成就,是曾经闪耀在我们这个古老民族历史上的“科技之光”。
     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鼎盛时期,生产力水平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,农业和手工业的繁荣,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达,促进了思想解放运动,古老的封建坚冰开始松动、融化。虽然作为封建王朝统治工具的程朱理学仍在思想领域占据统治地位,但逞日趋没落之势。一些开明知识分子,一些忧国忧民的有识之士,有感于社会的动乱,吏治的黑暗,开始意识到寻章摘句、死背经书、空谈性命的虚无。他们经过艰难的抉择,把注意力转向对当时生产技术的总结和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上,于是出现了一批科学家和科技著作。如被誉为“东方医学巨典”的《本草纲目》(李时珍),古代农业科学的集大成之作《农政全书》(徐光启),科学与艺术融会贯通的《乐律全书》(朱载堉)等,而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、徐霞客的《徐霞客游记》也是其中的佼佼者。英国著名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,明代科学家的科学活动虽然不一定与西方科学有联系,但其学术水平足以与之匹敌。
     《天工开物》出版后,产生了很大的影响。当时官修的大型图书如《古今图书集成》《授时通考》等,对它多有引用。乾隆时编修《四库全书》,因发现宋应星的哥哥宋应升的《方玉堂全集》中有明显的反清思想,因此《四库全书》没有收《天工开物》,使得这部书在清代中叶以后没有进一步流传。但从17世纪末到19世纪初,《天工开物》先流传到日本、朝鲜等属于汉字文化圈的亚洲国家,成为当时一般文化人喜爱的读物,日本思想界还由此兴起了“开物之学”;后流传到欧洲,法国著名汉学家儒莲(1797—1873)先后将《天工开物》中《丹青》《五金》《锤锻》等章节译出,发表或转载在当时法、英、德、意、俄等国的权威科学刊物上,如法国的《化学年鉴》《科学院学报》等,英国伟大的生物学家达尔文(1809—1882)在他的《动物和植物在家养下的变异》一书中,曾引述儒莲《天工开物》译文中有关养蚕的部分,还称之为“权威著作”。现在学术界公认,宋应星所描述的炼钢炉,实际上就是法国冶金学家马丁(1824—1915)发明的平炉(亦称马丁炉)的祖先,其基本构造和原理是一致的。甚至巴尔扎克在小说《幻灭》中都设计了这样的故事情节:法国商人在讨论借鉴中国以竹为原料造纸的方法,以取代法国日趋紧张的破布供应──小说中的人物声称是看到一部插图本中国技术书得到的启示(《天工开物译注》《宋应星评传》的作者潘吉星先生认为此书即为《天工开物》)。
     在中国历史上,不乏出游行记之作,如《张骞出关记》(张骞)、《大唐西域记》(玄奘)等。但这些考察记大多有明确的政治目的或宗教目的,像《徐霞客游记》这样完全以考察自然为目的,以日记的形式严格实录的科学著作,是独一无二的。徐霞客以布衣之身,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,如涉险临危、仆人背叛、断粮、被劫、病痛等,终于成就了一番伟大的事业,这种为科学事业不畏艰难、矢志不渝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。徐霞客死后,清代大学者钱谦益非常关心《徐霞客游记》的刊刻。他晚年身处明清易代之际,以身事清,颇受良心的谴责,更兼他藏书万卷的绛云楼毁于大火,所以自云“一身旅泊,一意抛弃世事,皈心空门;世间声名文句,都如尘沙劫事,不复料理。唯念霞客先生游览诸记,此世间真文字、大文字、奇文字,不当令泯灭不传”,“不惟霞客精神不磨,天壤间亦不可无此书也”(《嘱徐仲昭刻游记书》),“徐霞客千古奇人,《游记》乃千古奇书”(《嘱毛子晋刻游记书》),可见《徐霞客游记》在当时文人学界中就已经有很大的影响。
    《徐霞客游记》在岩溶地貌、山岳地貌、流水地貌、火山地貌、冰缘地貌、河流湖泊水文、生物地理、人文地理等方面的考察和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科学成就,有很多成果在当时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。如他对地表岩溶和洞穴的时间、范围及其分类命名,都领先于西方学者。他还运用与建立了许多地理学研究方法,如注重数据描述、实地考察与文献记载对比、标本采集等,开创了中国古代地理学注重实地考察、研究自然规律的新方向。
     学习本单元,要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,体会古代科技著作的语言特点和叙述风格,把握其精神实质,要用历史的眼光看待古代科技成就。如果能结合所学内容,做一些社会调查或实地考察,比如,调查一下《天工开物》中所记述的手工业生产方式,哪些至今仍活跃在民间,游历一下徐霞客曾经走过的山川名胜,作一些地理(或地质)考察。然后把这些调查或考察的结果总结出来,形成文字,必然会增进学生对科学文化的热爱和对语文学习的兴趣。
课文研读 经典原文
 
  问题研讨
  1.《天工开物》中所反映的科学思想。
     《天工开物》一书涉及的农业、工业生产技术近三十种,本课选取的两则,一农一工,颇具有典型意义。虽然篇幅有限,但仍可以一窥其中的科学思想。首先,宋应星置《乃粒》于卷首,开宗明义,表现了他的重农思想,这与那些视务农为可耻的传统读书人形成了鲜明的对比。其次,从《稻》中我们可以看出,宋应星继承了中国古代传统农学中的“三才”思想,并加以发扬光大。中国古代的农学,历来强调天、地、人三种因素的协调。如,《管子》的《牧民》《权修》等篇提出了务天时、务地利、用民力等思想,《吕氏春秋·审时》说:“夫稼,为之者人也,生之者地也,养之者天也。”贾思勰《齐民要术》说:“顺天时,量地力,则用力少而成功多。”《稻》中对天时、地利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给予了充分的重视,同时更强调人的作用:通过科学育种、合理分秧、培育新品种,就可以达到丰收的目的。另外,这两篇文字,尤其是《治铁》一文,也突出地反映了宋应星的技术思想,即“法”“巧”“器”三者的完美结合。法,就是操作方法;巧,就是人的技能和智慧;器,就是工具和设备。而在这三者之中,宋应星一贯认为人的巧智是最重要的,是主宰“法”和“器”的灵魂,在其他篇章中他对此多有论及。而融会所有这些思想的,是作者一以贯之的追求实学、期于实用的科学精神。
      2.百科全书式的叙述风格。
     《天工开物》传到欧洲后,被称做“技术百科全书”,李约瑟英国人,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名誉所长,长期致力于中国科技史研究。撰著中国科学技术史 为中国培养了一批优秀科技史学家。 1994年被选为中科院首批外籍院士。称宋应星是“中国的狄德罗” 第一部法国《百科全书》主编。这并非溢美之辞。欧洲近代意义上的第一部百科全书,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狄德罗(1713—1784)和物理学家达兰贝尔(1717—1783)在18世纪中期合作编写的,比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晚一百多年。两者的相同之处是都把工业技术知识列入书中,不同的是,《天工开物》的记述多来自作者自身的社会调查,而非案头资料,因而更真切可感。即以语言而论,《天工开物》的叙述风格也是“百科全书”式的。每章文字,先概括说明主要议题,提出一般原理,作诠释或下定义性质的描述;然后再就具体事例,或按操作次序,或按工艺流程展开叙述,逐次延伸,并对重点内容详加剖析,语言简明,表述清晰。如果联系到作者尚有很多其他不同风格的著作,如纵横骋辞的政论《野议》,情韵幽深的诗集《思怜诗》等,则他能坚持用纯净得近乎枯燥的实用语体写科技著作,是和他毅然放弃科举转向实学一样令人感动的事。
     3.小字夹注的妙用。
   《天工开物》全书在正文之间辅以夹注,既对正文作了补充说明,又传达出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内容,且语言生动有趣,有舒缓叙事节奏、调节阅读气氛的作用。试以课文中的用例略加分析如下:
    ①南方无粘黍,酒皆糯米所为──补充粘稻的特殊功用,带出南方以糯米酿酒的习俗。“所为”二字,令“糯米”活灵活现。
    ②俗名婺源光之类──指出产地俗名,令人想见当地以“质本粳而晚收带粘”这一特殊稻米“为粥”的饮食习惯。
     ③江南名长芒者曰浏阳早,短芒者曰吉安早──补充说明这两种稻谷(无论长芒短芒)都是早熟品种,长芒在湖南浏阳一带擅场,短芒在江西吉安一带称雄,可见当时稻谷种植之普遍,且竞相争胜,各秀一域。
     ④遇天寒有冻死不生者──补充说明过早育种的危险,于平实的叙述中见出悲天悯人的情怀。
     ⑤粳有救公饥、喉下急,糯有金包银之类,方语百千,不可殚述──引用民间方言土语,补充说明早稻救荒的功用,以及百姓对它的感恩之情、珍惜之意,稻米在当时人民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性于此可见。
  ⑥俗名火矢,扬烧不闭穴火──这是一个实在不雅的俗名,火矢,即火屎也,谓火烧过的废物。但这样的“废物”却比煤的热效率还高,而且不堵塞通风口。这一俗名虽不雅,但可能是民间的通称,若不指出,恐生讹误。